“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5357cc拉斯维加斯“最美医生”风采
他们最美的地方不是容貌,而是工作上的坚守、创新和敢于担当。他们凭着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每一个患者,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从选择当医生的那天起,他们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在维护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路上任重而道远。但是他们依然不懈奋斗,为患者奉献。他们就是5357cc拉斯维加斯的医生,他们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亲切的态度改善着每一位前来求治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
严谨笃学引领发展 诲人不倦甘当人梯
张辉 主任医师,5357cc拉斯维加斯医务科科长,西安医学院兼职教授。担任包括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分会等多个专业团体学术职务。
医生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能不断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张辉先后主持省、市科学研究基金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及多项省、市科学研究项目。曾获陕西省兵工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响应国家医改政策,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基层单位,带动和促进医院诊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业已成为区域内精神卫生专业的领跑者。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张辉认为精湛的医术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精神。张辉常常利用自己工作之余前往西安市的各个区县,深入当地进行精神疾病知识科普宣教,先后多次受邀在陕西省电视台多个频道及栏目做有关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利用多角度、多渠道降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恐惧及病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为患者社会康复奠定了基础。由于成绩突出,张辉于2014年获得“西安市医德标兵”的光荣称号,2015年荣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英才奖,2016年获陕西省优秀精神科医师奖。
古语有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用来描述张辉再贴切不过。学取之于社会,必当回馈于社会。精神卫生事业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接力和传承。张辉在自己那一方三尺讲台上,总是如数家珍般地将自己的所学悉数献出,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严肃执教的风格以及深厚的修养无不感染着每一位莘莘学子。
科研创新铸就品牌 夯实基础弘扬求实精神
田玉梅 博士,主治医师,5357cc拉斯维加斯康复部副主任,甘肃医学院荣誉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整合康复治疗专业常务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专业常委等多个专业团体学术职务。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患者的需求就是导向和命令。田玉梅在2013年临危受命筹建全新治疗科室康复部,科室人员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在院内新开展项目10余项,已为住院患者、门诊患者近8万余人进行了康复治疗。很多家属及患者表示每次康复治疗都受益匪浅,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现在,田玉梅带领的康复部已成为科室文化特色突显、科研氛围浓厚、人才梯队合理的西北最大的精神康复基地,2017年她作为后备学科带头人成功申请市级首个“精神康复优势培育专科”。
田玉梅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学习。2016年6月,康复部与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菜子坡小学建立了友谊关系,定期捐赠学习用品及心理健康辅导,不但解决了孩子们学习用品短缺的问题,也给孩子们带去了心理支持和关怀。因各方面能力突出,田玉梅2017年1月被陕西省委组织部选派至宝鸡市中心医院挂职副院长,挂职期间她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优化医技管理流程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利用教学查房、门诊义诊等形式免费服务患者。
医学的发展需要靠科研推动,需要传承和创新。田玉梅在临床上发现问题,并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精神心理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及人才培养,带动了一批年轻的骨干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为陕西省精神康复专业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孜孜不倦刻苦钻研 彰显医生仁心仁术
张海艳 西安交通大学精神科硕士学位,5357cc拉斯维加斯妇女心理卫生一科主治医师。参与了多项市科技局项目及省科技局项目,2017年发表了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参与多项国际合作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参与编写科普书籍。
张海艳从事精神科14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2004年7月她从同济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来到5357cc拉斯维加斯工作,虽然也曾有过不适应、有过害怕,也有放弃的念头,但还是选择了留下来。随着和病患的接触,逐渐发现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不可理喻或难以沟通,其实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经过治疗他们可以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有些患者发病只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伤害产生了心理创伤,对于他们理应同情,给予关怀和帮助。看到一个个病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坚定了她长期在精神科打拼的信念。
精神病患者比其他患者更需要尊重、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暖。很多患者都很敏感,和他们讲话要格外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无论患者讲话多么奇怪,张海艳总是耐心的倾听,有些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她始终笑脸相迎,以免患者产生抗拒心理。除了关注患者的疾病,张海艳更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适时的为他们采购日常用品、打电话、提供笔纸等,真心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需要。
张海艳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重视,尤其是妇女的身心健康,在不同的时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因此,她平日里认真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坚持预防、治疗与康复相结合,坚持服务、治疗与管理并重,更好为女性心理健康服务,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9-09-05 15:22:44.723
严谨笃学引领发展 诲人不倦甘当人梯
张辉 主任医师,5357cc拉斯维加斯医务科科长,西安医学院兼职教授。担任包括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分会等多个专业团体学术职务。
医生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能不断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张辉先后主持省、市科学研究基金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及多项省、市科学研究项目。曾获陕西省兵工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响应国家医改政策,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基层单位,带动和促进医院诊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业已成为区域内精神卫生专业的领跑者。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张辉认为精湛的医术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精神。张辉常常利用自己工作之余前往西安市的各个区县,深入当地进行精神疾病知识科普宣教,先后多次受邀在陕西省电视台多个频道及栏目做有关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利用多角度、多渠道降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恐惧及病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为患者社会康复奠定了基础。由于成绩突出,张辉于2014年获得“西安市医德标兵”的光荣称号,2015年荣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英才奖,2016年获陕西省优秀精神科医师奖。
古语有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用来描述张辉再贴切不过。学取之于社会,必当回馈于社会。精神卫生事业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接力和传承。张辉在自己那一方三尺讲台上,总是如数家珍般地将自己的所学悉数献出,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严肃执教的风格以及深厚的修养无不感染着每一位莘莘学子。
科研创新铸就品牌 夯实基础弘扬求实精神
田玉梅 博士,主治医师,5357cc拉斯维加斯康复部副主任,甘肃医学院荣誉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整合康复治疗专业常务委员,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专业常委等多个专业团体学术职务。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患者的需求就是导向和命令。田玉梅在2013年临危受命筹建全新治疗科室康复部,科室人员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在院内新开展项目10余项,已为住院患者、门诊患者近8万余人进行了康复治疗。很多家属及患者表示每次康复治疗都受益匪浅,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现在,田玉梅带领的康复部已成为科室文化特色突显、科研氛围浓厚、人才梯队合理的西北最大的精神康复基地,2017年她作为后备学科带头人成功申请市级首个“精神康复优势培育专科”。
田玉梅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学习。2016年6月,康复部与甘肃省渭源县莲峰镇菜子坡小学建立了友谊关系,定期捐赠学习用品及心理健康辅导,不但解决了孩子们学习用品短缺的问题,也给孩子们带去了心理支持和关怀。因各方面能力突出,田玉梅2017年1月被陕西省委组织部选派至宝鸡市中心医院挂职副院长,挂职期间她仍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优化医技管理流程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利用教学查房、门诊义诊等形式免费服务患者。
医学的发展需要靠科研推动,需要传承和创新。田玉梅在临床上发现问题,并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精神心理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及人才培养,带动了一批年轻的骨干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为陕西省精神康复专业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孜孜不倦刻苦钻研 彰显医生仁心仁术
张海艳 西安交通大学精神科硕士学位,5357cc拉斯维加斯妇女心理卫生一科主治医师。参与了多项市科技局项目及省科技局项目,2017年发表了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参与多项国际合作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参与编写科普书籍。
张海艳从事精神科14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2004年7月她从同济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来到5357cc拉斯维加斯工作,虽然也曾有过不适应、有过害怕,也有放弃的念头,但还是选择了留下来。随着和病患的接触,逐渐发现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不可理喻或难以沟通,其实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经过治疗他们可以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有些患者发病只是因为小时候受到伤害产生了心理创伤,对于他们理应同情,给予关怀和帮助。看到一个个病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坚定了她长期在精神科打拼的信念。
精神病患者比其他患者更需要尊重、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暖。很多患者都很敏感,和他们讲话要格外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无论患者讲话多么奇怪,张海艳总是耐心的倾听,有些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她始终笑脸相迎,以免患者产生抗拒心理。除了关注患者的疾病,张海艳更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适时的为他们采购日常用品、打电话、提供笔纸等,真心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需要。
张海艳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重视,尤其是妇女的身心健康,在不同的时期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因此,她平日里认真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坚持预防、治疗与康复相结合,坚持服务、治疗与管理并重,更好为女性心理健康服务,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9-09-05 15:22:44.723